音程在實際音響方面存在差異,根據聽覺感受一般分為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兩類。協和音程聽起來悅耳、融合度較好,不協和音程聽起來比較尖銳、融合度較差。這兩類還可以細分
音響效果相同,而記譜和意義不同的兩個音程就叫等音程,等音程之間的共性是音數相同。等音程是等音概念作進一步擴展的結果。 等音程分為兩類: 1.音程性質不變,即音級數和音數不變。如C.一D與:旺}一1C;2.音程性質改變,即音級數改變,音數不變,又分為兩種形式: (1)低音保持,冠音等音變化。如C
復音程的性質也是由音級數和音數決定的。兩個八度以內的復音程可以理解為一個單音程加八度音程組成,其中單音程的性質與復音程相同,而度數則是7+單音程度數。如例3--12中的大九度c_一高八度D,就是C一高音C這個八度加上C-一D大二度組成。表面上看,應該是十度,但實際上,因為有一個八度音被計算了兩次,所
自然音程是指自然調式中存在的音程。上一節提到的14種音程,就是自然音程: 以基本音級為例,自然音程是: 純一度(音級是1,音數是0)共有7個,即C-C,肛D,E-E,F-F,GG,A-A,BB: 小二度f音級是2,音數是寺)共有2個,即E_F,B-C;
"度數"是兩個音之間所含的音級數量,在五線譜上,每一條線和每一個間都代表一個音級,一個音程包括多少個音級就稱為多少度。 例如:c-G,包含有C、D、E、F、G五個音級,這個音程即為五度。
現代音樂的記譜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傳統記譜法的創新,如音高、時值、力度等的"定量記譜法";另一類則是完全采用新的記譜符號或方式,如框形記譜法、圖表譜等。與傳統記譜法相比,現代記譜法還未形成一個成熟規范的體系,下面簡單介紹一些較為常見的現代記譜法
工尺譜是我國傳統的一種記譜法,其記譜方式是以"工"、"尺"等漢字來標記唱名。 在工尺譜體系中,作為音高符號的漢字叫做"工尺譜字",簡稱"譜字"。工尺譜的基本譜字有七個,分別是"合、四、一、上、尺、工、凡",其中"合、四、一"高八度的唱名叫做"六、五、乙"。
音樂中,為了讀譜方便且易于辨認和掌握各種節奏型,需要將小節內的音符按照節拍的特點來進行組合,這種將音群按照一定規則組合的方法,稱為"音值組合法"。音值組合法可以分為單拍子的音值組合法和復拍子及混合拍子的音值組合法兩種基本情況。同時也涉及散拍子的音值組合法以及特殊的音值組合法等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