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八度內包含有十二個高度不同的音,這十"音都.作為任何調式的主音說,同一種調式可以在十二個不同的高度演奏或演唱。那么,怎么標記和識別不同高度的各種調式呢?用一種能直接表示調的主音高度的符號,即調號。
一、調號
五線譜和簡譜都有調號。在簡譜中,調號以寫于樂曲前左上方的l=C、1=6D這樣的符號來表示,它明確地指示出唱名為d0的音的準確高度。識別起來比較簡便。
五線譜的調號是以寫于譜號右邊的升號或降號來表示的。
我們知道,各種調式都有其獨自的結構。比如自然大調的音階結構是按"全(大二度)全半(小二度)全全全半"的關系排列的,當把這種調式的主音確定在C上時,調式的七個音級正好是C、D、E、F、G、A、B七個基本音級,不需要升高或降低任何音級就組成了一個自然大調式,即C自然大調,它不需要升號或降號作調號。而要在其他高度上形成自然大調式,必然要升高或降低某些基本音級以調整音級關系,使之符合調式結構。這些所需要升高或降低的變音記號,寫在譜號右方,就是這個調的調號。如以G為主音,構成自然大調音階,其結構應為"全全半全全全半",而自G開始依次排列基本音級音名,發現第Ⅶ級F音必須升高半音,才能與自然大調結構相符,那么,把這個升號寫在譜號右邊第五線上就成為該調的調號。
一般而言,五線譜的調號總是只用同類的變音記號,要么只用升號,要么只用降號。因此,調就被分成了升種調和降種調兩類。
二、升種調
調號用升號來表示的就叫升種調。
升種調是以C調為基本調,由C大調的主音出發,向上純五度循環移位,即以一調的屬音為另一調的主音而產生的。
例如,將C大調主音上方純五度屬音G作為主音,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階
結構順次排列調式各音,即構成一個升號的G大調。同樣,如以G大調的屬音D為主音,按大調音階結構順次i}{}列各音,又構成有兩個升號的D大調。如此不斷地將主音按純五度向上移位,調號中的升記號也會依次按向上純五度遞增,逐步產生其他升種調。
升種調的升號排列順序依次為:fa-d0-sol-re-la-mi一(i;各調調名順次為:G-D-A-E-B一#F一#C。
例5-10
根據上例,可以得知升種調調號產生的規律是:把前調的Ⅳ級音升高半音后,新調的Ⅶ級音,即新出現的升號就是新調的Ⅶ級音(導音)。因此,在識別各升種號時,可將最后一個升號作為某自然大調式的導音,再推其上方小二度主音為何音知該調的調名。而要書寫某升種調調號時,可反過來,先找出該調主音下方/Jx-度音,再順次寫升號序列直至此導音出現為止,該音處于升號序列的第幾位,即可知有幾個升號。.
三、降種調
使用降號作調號的調,叫降種調。
降種調也以基本調C大調的主音為起點,向下純五度循環移位,即以一調的音為另一調的主音而產生的。
例如,將C大調的下屬音F作為主音,按"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階結構順列調式各音,第Ⅳ級音必然會降低半音,這樣便構成了一個降號的F大調。同樣以F大調的下屬音68為主音,按大調音階結構順次排列各音,又會出現兩個降號大調。如此不斷地將主音按純五度向下(或向上純四度)移位,調號中的降記號也次按向下純五度遞增,逐步產生其他降種調。
降種調的降號排列順序依次為:xi-mi-la-re-sol-d0-fa;調名順次為:F一68一6E-oA一6D-oG一"C。
例5-11
降種調調號產生的規律是:把前調的Ⅶ級音降低半音后,作為新調的Ⅳ級音,即新出現的降號就是新調的Ⅳ級下屬音。因此,識別各降種調調號時,可將最后一個降號作為某自然大調式的下屬音,再推出其下方純四度(或上方純五度)主音為何音,即可知該調調名。更簡便的方法是,將降號序列中倒數第二個降號視作主音,直接得知調名。如,五個降號的調,其降號序列為xi--mi--Ia--re--sol,倒數第二個降號為re,即6D音,該調號所示調式即為。D大調(F大調只有一個降號,需要單獨記憶)。如要書寫某降種調調號時,先依次寫降號序列,直至該調主音在序列中出現,再加寫緊隨其后的一個降號即可。
四、小調調號
小調的調號與其平行大調相同。要確定某小調的調號,可先推出它的平行大調,該大調的調號就是所需小調的調號。比如,要找d小調的調號,先找出其上方小三度的平行調F大調,其調號為一個降號,d小調的調號也為一個降號。
小調也分為升種調和降種調兩大類。列表如下:
五、等音調及調的五度循環
在十二平均律中,由于等音的存在,調與調之間存在著同音異名關系。調式名稱、調號和記譜不同的兩個調,即等音調,例如B大調和"C大調:
例5-13
還有"G大調與8 F大調互為等音調,6D大調與8 C大調互為等音調,等等。
我們已知,升種調和降種調是以基本調C大調為起點,向上、下純五度逐一產生而來。這種將調式按照純五度關系不斷地進行排列,稱為調的五度循環。
根據調的五度循環規律,在七個升號和七個降號的范圍之內,可以產生三對等音調,一是五個升號與七個降號的兩調、二是六個升號與六個降號的兩調、三是七個升號與五個降號的兩調。即
6C大調一B大調;6G大調=8F大調;6D大調一#C大調
根據上例可見,五度循環圈中任何相鄰的兩個調都相差一個升號或一個降號。另外,按調的五度循環理論,無論升種調還是降種調,在七個音級都升高或降低后,仍可繼續生成多于七升七降的調,如八個升號(重升F)的"G調、九個升號(含兩個重升號)的8 D調,或八個降號(重降B)的6F調、九個降號的砧8調等等。但這些使用重升號或重降號的調因調號過多、過繁,并都能用調號較少的等音調所代替,故在實際音樂作品中很少使用。
由于升號調和降號調的色彩存在著差異,因此,等音調雖然音高相同,可在音樂中卻具有不同的表現作用和性能。